查看原文
其他

火锅秘料大起底!吃了上瘾是因为放了罂粟壳?

2015-01-09 红餐网


对那些嗜火锅如命的食客来说,能豪吃一顿麻辣鲜香的火锅真是人生乐事,那辣爽的味道简直能绕齿三月而不绝。不过经常有一些报道可能让吃货们心中泛起了小九九:火锅这么好吃,是因为有不良商家加了罂粟壳!你看,我们就在火锅里吃到了奇怪的果子。



其实,只要在家里炖过肉,就会知道这种黑褐色、椭圆形,表面凸凹不平的家伙,只是厨房中常见的调料“草果”而已。尽管确实有不良商家违法添加罂粟,但把草果认成罂粟可是冤枉了好人。


把罂粟壳和草果弄混,绝对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犯的错误,很多媒体新闻反复把草果当成罂粟壳来报道,让人们对罂粟壳的恐慌进一步升级——所以分清楚谁是罂粟壳,谁是被冤枉的,还是挺重要的。



只看外形惹的祸


罂粟最为人所熟知的,除了鸦片,可能就是那妖冶的花朵了。不过,认得罂粟花的人不少,真正见过罂粟果的人还真不多。其实,罂粟果实的外形从它的名字就能略窥一二。


“罂”字在古代,指的是一种肚子大而口小的瓦罐,而“粟”字大家都知道,指的是小米。所以把这二字放在一起,就是罂粟果实的典型形象:果实圆而光滑,好似一个瓦罐,里面装着如小米一般的种子。所以,罂粟还有“米壳花”、“米囊花”的别名。


除了别致的外形,罂粟果实还有一个更为显著的特征:在它的顶端,具有一个扁盘,边缘呈放射状,好似戴了一顶皇冠。这其实是罂粟的柱头彼此联合而成的。当罂粟果实成熟之时,这顶“皇冠”之下会裂开一圈孔道,褐色的小米般的种子就从这些孔道中掉落出来,继续开辟新的领地。



事实上,人们不常见到罂粟果是情有可原的。毕竟罂粟在我国属于毒品原植物,私自种植是非法的。而罂粟在收割之后要将可以榨油和入药的种子分离出来,所以通常会将壳破碎开来。因此即使是药房之中,多见的也只是罂粟壳的碎片。在曾经查处过的一些在火锅中非法添加罂粟成分的案件中,几乎都是加入的碎片或磨制成的粉末。要真能从火锅里捞出完整的罂粟壳,那商家未免也太过明目张胆了——虽然加入的量不一定能让人上瘾,但这是铁定的违法行为。



如果仔细观察,草果和罂粟壳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。草果缺少罂粟那标志性的“皇冠”,截面略呈三棱形,而且身上也具有很多凸凹不平的沟槽。如果咬开可以发现,里面含有的是几十粒聚在一团、有棱有角小黑石子一般的种子。其实,在餐桌上更好分辨:因为草果通常都是整颗丢入锅中熬煮的。


草果及其结构


草果和它的调料亲属


如果撇开餐桌,单从分类上来看,罂粟和草果更是风马牛不相及。罂粟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罂粟科,罂粟属,而草果则属于单子叶植物中的姜科,豆蔻属,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,更像是鱼和鲸的关系。


姜科植物以其体内丰富的挥发油类物质而闻名。作为姜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的东亚和南亚地区,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的机会让这一地区的人们得以开发出许多别具风味的姜科植物。这些植物所具有的挥发油能带来香辛之感,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味觉。


姜科植物的地下块茎是挥发油的主要仓库之一:我们熟悉的生姜,就是姜科植物的“科长”姜的地下茎,就是最重要的香辛料之一;而姜黄块茎磨制成的姜黄粉,除了带有香辛之味外,还是给咖喱染上金黄的主角。此外,良姜、沙姜(山柰)等,也是东南亚料理中的常用香料。



生姜和姜黄分别来源于姜和姜黄的块茎,将干燥的姜黄块茎磨粉,就可以得到姜黄粉。


而草果,则代表了姜科植物中“果实派”。和姜不同,它的果实中不含有呈现辣味的姜辣素,而更多的含有桉油素、香叶醇、柠檬醛等香味挥发性物质,因此它少了姜的辛辣,而多了香甜之味。用它和肉煨炖,能够去腥提香,所以它是炖肉调料中不可或缺的一员。


植株草果果实


姜科中的“果实派”并非只有草果一种,草果所属的豆蔻属就是果实派能人辈出之地。除了草果外,白豆蔻也是豆蔻属中有名的香料植物。


和草果不同,白豆蔻的果实颜色较浅,外形呈现明显的三棱状,而且易于开裂,露出里面深褐色的种子。通常,白豆蔻被磨成粉,和胡椒、肉桂等调和成香粉使用。此外,入药常见的砂仁也是豆蔻属的成员。不过和前两者相比,它的果实表面不是沟槽而是密布突起的小刺,而且在使用时,通常剥去果皮,只留下种子使用。


同样来自于豆蔻属的白豆蔻


砂仁


豆蔻是什么?


说到草果所属的豆蔻属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形容青春少女的“豆蔻年华”。不过遗憾的是,成语中的“豆蔻”并非指的是豆蔻属这一家族,而是指的姜科中另一家族——山姜属中的艳山姜或草豆蔻。


除了来自山姜属的“豆蔻”外,我们常见的带有“豆蔻”之名的香料,还有“小豆蔻”和“肉豆蔻”,但这两者都和植物学上的豆蔻属没有关系。


小豆蔻虽然也为姜科一员,但由于独特的花型另立一属,称小豆蔻属。它的果实外形略似草果,但更为细长,颜色更绿,因此也有“绿豆蔻”之称。


而肉豆蔻则关系更为遥远,它属于肉豆蔻科,肉豆蔻属,本身是高达数米的乔木,我们使用的,是肉豆蔻干燥的假种皮或种仁磨制成的粉末。


小豆蔻和肉豆蔻都非我国原产,而是分别来自于印度南部和东印度群岛。只不过它们两者和我国南部所产的正版豆蔻一样,果实都具有浓烈刺激的气味,因此也就以“豆蔻”之名相称了。


肉豆蔻的使用部位是红色的假种皮和内部的种仁


由此可见,无论是将草果认作罂粟壳,还是各种混乱的“豆蔻”,归根到底都是犯了“只看表面不看本质”的错误。


红餐微杂志,20多万餐饮人共同关注的餐饮专业微信平台!每天精彩不断!

全国餐饮精英联盟 “红餐汇”旗下相关实名QQ群已建立,请添加管理员美女秀秀为好友(QQ 号946139689,或微信号:cwh27557996),然后由秀秀分配到指定的群,快点加入交流吧!

点击 阅读原文 可以查看红餐微杂志网站更多优质内容。

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查看红餐微杂志网站更多内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